谌
谌字作姓时,读音shen(见康熙字典酉集上言部),谌姓延续4500多年,读音未变。不作姓时读chen,亦为古燕代东齐方言之读音。
谌氏祖谱记载,谌氏祖先自尧帝之三子大节公,分封到洛阳赐姓为谌开始有谌姓,西汉末年迁徙江西坞土塘,东汉和帝永元元年(公元89年)谌重(读音zhong,史书、字典多误为“仲”)出生后,迁至南昌。顺帝时“高第除郡博士”,后官至京辅都尉、右纳史卫尉、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阶荆州刺史封汉昌侯。
谌氏祖谱自谌重后,有比较详细记载,自谌重始,序“辈词”一百三十代,至今仅用五、六十字而已。
历代谌氏主要以读书、作官、行医为业,唐宋时期谌姓自江西、湖北,迁徙到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、福建、江浙一带,清初康熙出巡病在山东,谌赴守(四十七世)受诏自江西到山东为其诊病,后留居山东,至今十几代。
苏北地区有谌姓,据说来自洛阳,东北西北地区的谌姓,大多是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苏北、江西一带,在近代迁徙所至。
《百家姓》中没有“肖”姓。
其实在甲骨文中就有“肖”字,在战国姓名章中也有肖姓,只是比较罕见。
《百家姓》在北宋初年的吴越地区便已流传开来,虽然没有“肖”这个姓,但是有“萧”姓。
《百家姓》不是一百左右,而是四五百左右。《百家姓》有很多版本,姓氏略有不同。近代流行的百姓有503、504、505、507、515种版本。
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姓分别是,拓、岁、弋、聊、芈、黑、苟、菅、良、爨、敬、英、朴、刀、昂、遇、迟、保、宾、达、代、承、崇、招、展、付、过、端、来、邝、历、力、芦、兰、南、楼、门、曲、仕、茆、冒、节、寻、胜、撒、睢、眭、粟、随、团、忻、用、宛、刑、衣、宜、恽、招、杲、苑、展、区
中国人的姓氏到底有多少个,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,万姓谱中记载为11969个,单姓为5327个,复姓为6642个(大多数为少数民族),目前仍在通用的汉姓大约是3050个,而百家姓只收录了500左右的姓氏,所以绝大多数的姓氏是没有收录在百家姓里面的。比如幸,付,曲,粟,迟,刀,拓,来,区等等。
百家姓》中没有收录的姓氏不单只某一个,严格来讲可能有成百上千。一些时有听闻的姓氏也没有,如:邝、刑、代、付、粟、迟、南、招、撒、区、展、曲、楼、拓、岁、过、弋、肖、良、英、朴、遇、刀、昂、保、宾、承、达、端、历、兰、力、芦、门、冒、仕、节、寻、胜、随、团、宛、衣、宜、苑等等。这其中有两个现在很常见的姓氏:肖姓和付姓是没有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