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墨[hàn mò]
它是一个汉语词语,也等同“笔墨”,解释为笔和墨,借指文章书画等。
后也指文章、书法和中国画等。
其出处与详解:
1、 笔墨。
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挥翰墨以奋藻,陈三王之轨模。”
2、指文辞或文章。
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古之作者,寄身于瀚墨,见意于篇籍。”
3、 指书法或绘画。
《宋史·米芾传》:“特妙于翰墨,沈著飞翥,得王献之笔意。”
代表历史人物:
王羲之
王羲之,东晋书法家,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王羲之代表作品有:楷书《黄庭经》、《乐毅论》、《兰亭集序》等,其中,《兰亭集序》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,被誉作“天下排名较好行书”。
顾恺之
顾恺之(348年— 409年 ),工诗赋、书法,尤善绘画。精于人像、佛像、禽兽、山水等,时人称之为三绝:画绝、文绝和痴绝。顾恺之作画,意在传神,其“迁想妙得” “以形写神”等论点,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齐白石
徐悲鸿(1895-1953年),汉族,江苏宜兴人。现代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、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,与张书旗、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“金陵三杰”。
齐白石(1864年一1957年),汉族,湖南湘潭人,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,世界文化名人。曾被授予“中国人民艺术家”的称号。代表作品有《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》,《白石草衣金石刻画》等。
翰墨,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hàn mò,义同“笔墨”,解释为笔和墨,借指文章书画等。
翰本义是指长而坚硬的羽毛,借指毛笔和文字、书信等。墨是文房四宝之一,用于取名中有学识文采的寓意,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取名用字。翰墨组合寓意为亮节高风、高大英俊、气度不凡、广结善缘、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。
翰墨释义:
唐张说《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》:“东壁图书府 ,西园翰墨林。 诵诗闻国政 ,讲易见天心。”译文:东、壁二星掌管着天下的图书和文章,西园的学士啊,人才济济,翰墨生香。诵读诗经,诗人懂得了治国的大道理;讲析易经,教人明白宇宙事物的奥秘。
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古之作者,寄身于瀚墨。”译文:古代的作者寄身于文章之中。
《宋史·米芾传》:“特妙于翰墨,沈著飞翥,得王献之笔意。”译文:米芾书法特别精妙,可以说得到了王献之的笔意。
义同“笔墨”,解释为笔和墨,借指文章书画等。后世亦泛指文章、书法和中国画。
词语出自三国魏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古之作者,寄身于翰墨,见意于篇籍。”《宋史·米芾传》:“特妙于翰墨,沈著飞翥,得王献之笔意。”清·袁赋诚《睢阳尚书袁氏家谱》:“九世枢(袁可立子),复工书画,精鉴赏,遇古翰墨器物,极力求取,必得乃已。
1本意是长而坚硬的羽毛,借指毛笔和文字、书信等。
2墨就是指墨汁。“翰墨”(笔墨,借指诗文书画)其他还有一些引申意义,都基于上面的意思而来.
瀚墨:瀚是浩瀚的意思,墨是黑色的,瀚墨意思就是笔墨,表示胸中有墨、豁达睿智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