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旦时
据历《史记》记载西周时就已使用十二时辰了,分别是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六点到七点为卯时,七点到九点为辰时,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,十一到一点为午时,下午一点到下午三点为末时,下午三点到五点为申时,下午五点到七点为酉时,以及后面还有两个时辰。我们可以根据时辰来推,都是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。
十二个时辰里面没有旦时。时辰是中国古时候的计时方法,与天干地支相对应。十二个时辰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。十二生肖分别是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巳时、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。十二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。子时从23点到凌晨一点,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,依次类推。
12个时辰没有旦时。
老祖先根据自己对自然界规律观察和总结将一昼夜换分为十二段,每一段为一个时辰。一个时辰等同于现在的2个小时。
十二时辰计时法从西周时已经使用,所谓历史悠久。12时辰以十二地支起名,分别为:子时、丑时、寅时、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戌时、亥时。